Compromise, not sacrifice.
不管是Grey's Anatomy(實習醫生)裡面Burke對Cristina說的: "因為你愛我, 所以你願意跟我結婚, 即使你從來都不想結婚. 因為你愛我, 所以你願意辦一個你不想要的盛大的婚禮. 但是, 如果我愛你, 我就不會跟你結婚. 如果我愛你, 我就不會試著改變你" (後來他離開了~ *泣*).. 或是好友最近在感情上遇到的困擾.
我自己深深的認為, 一個好的婚姻, 或是愛情, 應該是互相的退讓認同, 而不是單方面的犧牲. 我認為小小的犧牲是可以的, 小小的犧牲其實也就是所謂的compromise, 但是如果當一方最太多的犧牲, 你就已經是慢慢的失去自我的 (就像Cristina一樣)
*************************************
消失了幾天.. 因為我跟S剛剛從一個 “婚前課程” 回到家.
有在教堂結過婚的朋友(或是準備要在教堂結婚的朋友) 應該都知道要在教堂結婚, 不管你是基督徒還是天主教徒, 你都必須要先去上過婚前諮詢/課程 (反正就是類似pre-marriage course) 拿到證明後, 牧師/神父才會願意幫你證婚的!
在加拿大, 大部分這樣的課程通常是6-8個禮拜的課程. 每個禮拜去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 我跟S因為怕時間太難配合, 我們則是去了一個所謂的"live-in"週末課程. 星期五晚上開始, 星期天中午結束. 這兩天我們都住在上課的地方(單人房 :P) 三餐都包. 有些人上課是在教堂裡直接上課, 有的則是像我們去的一樣, 是專門作為"retreat"的中心.
像上面說的, 每個人有一間單人房(半衛浴) 每天吃飯都是一起在大餐廳吃. (其實很豐盛..而且我覺得他們好像怕我們吃不飽一樣, 早上八點吃早餐, 中午12點吃午餐, 下午兩點吃餅乾, 下午五點半吃晚餐.. 晚上七點再吃餅乾!
原先我很擔心這樣的課程會太過於宗教化(S是天主教徒, 但我不是.. 我們雖然是會在教堂結婚, 但是不會做彌撒的儀式) 但是很多去過的人都跟我說不用擔心. 而的確, 真的並不會很religious的感覺. 當然啦, 除了該有的禱告以外(吃飯前, 晚上結束前) 很多彌撒或是告解都是optional, 不一定要去的.
基本上總共約有30多對新人一起上課, 其實所謂上課, 也不是真的上課. 整個週末會有兩對所謂的模範夫妻從旁分享自己的經驗等等的. 簡單來說, 整個課程是分成好幾個主題來做討論. 神父會先簡單的講一下主題, 再由模範夫妻討論一下他們婚姻之中對於這個主題的看法. 之後, 每個人都會拿到一張簡單的問卷, 男生女生分開寫好答案之後, 大家回到自己的房間討論你們的答案.
(每個主題都有一張問卷要填)
幾個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主題包括了:
1) Communication - 你與你的另一半是如何跟彼此溝通? 這一個主題其中一個問題是你要寫出最近一次讓你對你另一半感到很失望的事件, 以及你如何去面對他.
根據研究, 7%的夫妻會選擇"Verbal"(口語)的溝通方式, 38%選擇"Vocal"(以聲調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而55%的則選擇不做任何的溝通
2) In-Laws - 你與你另一半的家庭的關係. 問題包含了, 你對你的家人, 以及對方的家人, 有著什麼樣的期望? 你認為你在對方家人裡扮演的是什麼樣的角色? 諸如此類的事情
3) Money & Marriage - 問題不外乎是用錢的看法, 對金錢以及價值的看法.
主題有很多個, 其實幾乎每一個主題都是很平常的主題. 但是因為是分開寫答案再挑論, 常常會有驚喜的...
這樣說吧! 我跟S是還好, 但是住在我們隔壁房的情侶(一對看來才20出頭, 男生很帥女生很漂亮的情侶)似乎真的有互相被驚喜到. 因房間隔音不是太好, 所以有時候即使不是故意的都聽的到人家的對話啊~ 比方說吧, 討論問題之一的"你對你另一半感到最失望的事情是?" 男生跟女生說"其實我對這一次我的bachelor party(男生的單身派對) 對你感到很失望" 女生很驚訝的說"真的嗎?" 後來他們講的好像滿激動的.. 我猜想, 男生大概跟他的好友玩的很瘋(也許是去脫衣舞店之類的) 女生可能很生氣或是甚至不準男生去, 之類的事情吧.
之後的幾次討論, 我也隱隱約約聽的到他們不是講話很激動, 就是不講話了. 而今天早上(星期天)男生很激動的在女生房間開始罵髒話! 不是罵女生, 而是開始罵說這個婚前課程很狗屁很沒用, 浪費他的時間之類的話. 後來他回到自己房間後, 女生打電話給自己的媽媽也開始抱怨說這個課程怎樣怎樣, 但是他居然提到他前一個晚上自己在房間裡哭, 還隱隱約約的提到說要繼續上這個課, 不如直接去找婚姻諮詢算了... 後來, 他們也是唯一一對提早走的情侶(其實撐到中午就結束了)
其實啦, 我並不認為這樣的課程真的能夠讓新人充分的了解婚姻, 有個完美的婚姻. 但是如果像上述那對年輕情侶, 感覺上他們是為了逃避彼此之間的問題而怪罪在這個課程上, 這樣的態度反而會讓人感覺他們能夠面對以後更大的問題或是爭執嗎?
另外, 不管是模範夫妻還是神父, 他們也都一再的強調, 這些討論的目的不是要你和你的另一半一起達到一個共識, 而是你和你的另一半了解彼此對於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態度.
對我跟S來說, 這個週末並沒有讓我們更"進一步的"了解對方, 但是是給了我們更多的時間去做一些之前曾經想做的溝通 (畢竟一整個週末就只能待在那裡沒地方去嘛 XD) 我也認為這樣的討論方式還不錯, 各寫各的, 才不會被對方的思緒給影響到. 而且寫下來的東西, 總是可以改. 說出口的話, 有時候就很難收的回了.
神父要我們寫下來自己對於未來婚姻的期許, 要我們在結婚後幾個月才打開來看. 當然, 我還沒結婚, 也不敢說自己對婚姻有什麽見解. 但是我想, 互相尊重(彼此 & 對方的家人朋友), 適當的給予對方空間(我是一個很需要空間跟朋友的人), 適當的溝通方式. 我希望這三點, 我們都可以努力的去做到!
- May 21 Mon 2007 12:28
[婚禮記事] Engaged Encounter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